110、助力-《双鹰旗下》


    第(2/3)页

    美国虽然已经宣战,它那庞大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动,但美国想要重整军备还需要时间。虽然美国为同盟国的英国、苏俄和日本提供了不少的物资援助,但却迟迟不肯派出海军和地面支援部队。

    根据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估计,至少在1942年中期以前,美国都无法向海外派出陆军力量。而且在这之前,海军也无法抵挡德奥舰队的攻势。

    在美国的总体战略中,东南亚已经被当成了一个“弃子”。它的作用只是为了迟滞轴心国的进攻速度。

    欧洲与中国的海陆联系再次被打通,德奥援华物资已经能够通过仰光至腊戌的铁路和滇缅公路运送到中国国内。不过现在。中国人已经不再特别需要枪炮弹药等普通的军火,而是希望得到大量的坦克和飞机等装备,当然需要更多的是各类金属加工机床和各种电子、通讯、电器方面尖端的工业技术。

    仅仅在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重工业生产就已经达到了象法国、意大利这样的中等发达工业国家的水平,880万吨钢铁年产量和167万台的机床保有量更是远超意大利,甚至已经超过了英国和日本。工业规模仅仅排在美德俄奥之后。位居世界的第五位。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铝生产达到了年产32吨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奥匈,排在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铝生产国。

    另外,中国和缅甸本身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钨矿砂出口国。另外就是对德奥两国正在试验的火箭和喷气式涡轮发动机至关重要的钛金属矿藏。

    虽然有足够的铝和铝合金,但中国目前受限于航空发动机的产量,每年的飞机产量大约在7000架左右,这基本上能够满足与日军的对抗需要,因为日本人每年的飞机产量也差不多如此。

    但在南洋战役开始后,由于在马来战场和泰国、缅甸、越南战场上的巨大损失,日本的飞机生产已经远远不能弥补战场上的损失。即使背后有美国的支持,日军的航空兵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这迫使日军不得不又从中国战场上抽调第六航空联队来加强马来战场上的空中力量,这又进一步消弱了中国派遣军的实力。

    在滇缅交通线被打通后,随着大量德奥机器被运进中国,更进一步增强了中方的工业能力。仅仅数月的时间,中国的坦克、汽车和飞机生产就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这又继续拉大了中日陆军装备之间的差距。

    而从中国输入的铝、钨、钛、锑等战略金属又进一步增强了轴心国的军工生产能力,这又保证了轴心国集团在苏俄战场和马来战场上一直保持着装备上的优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