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故旧(一)-《闺华记》


    第(2/3)页

    这天,朱泓带着谢涵到了静莲寺,顾名思义,静莲寺自然是以莲花出名,寺中大大小小有七八处水塘,水塘里种的都是莲花,每年莲花盛开的季节都会有大批的善男信女前来上香祈福,当然也有人纯粹就是奔寺中的莲花来的。

    谢涵和朱泓进寺后,自然是先去拜会菩萨,不过在捐香油钱的时候,由于谢涵在功德簿上留的是她和朱泓的真名,一旁的小沙弥见了忙飞奔着去把寺庙的住持请了来。

    “阿弥陀佛,老衲明净不知有贵客驾到,有失远迎,还望见谅。”一位七十来岁的身穿袈裟的老和尚在谢涵和朱泓找人解签时主动走了过来。

    谢涵一看对方的袈裟和年龄,知道是位得道高僧,忙两手合掌回礼,只是在听到对方的名号时心念动了一下,“明净大师?”

    尽管隔着幕篱,朱泓也察觉到了谢涵唤这一声“明净大师”的深意,故而也两手合十向对方回礼:“打扰大师了,我们夫妻两个也是听闻贵寺的莲花有名,想来瞧瞧,走了半天也有些渴了,不知可否向大师讨杯茶喝?”

    “两位施主请。”明净大师说完转身在前面带路。

    谢涵和朱泓跟着明净师傅出了后廊到了后院深处的一处篱笆小院,小院就在一片水域旁,篱笆也仅仅只有半人高,又是稀稀疏疏的,因此不用出门,坐在院子里的石桌上便能一边饮茶一边欣赏门外的风景。

    “这可真是一处好所在。”朱泓先赞叹了一句。

    “哦,倒是没想到如此简陋的一间茅舍还能入了施主的眼,可见传闻也尽有不符之处。”明净大师乐呵呵地捋着自己的胡须笑了。

    “不知大师指的是什么传闻?”朱泓挑了挑眉。

    他少年时虽顽劣不堪,可十一岁便离开京城回了幽州,再回到京城已是三年后,彼时的他经过了丧母之痛心智早就成熟多了,一年后他又奔赴了战场,再后来,他出名可就不是因为年少的顽劣了,而是屡立的战功。

    所以他才会觉得好奇,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外面究竟还有他的什么传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