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着一旁的大屏幕中播放着采访,邓连心头非常烦躁。 好吧,还刚刚上新闻呢,明天就要暂时停运。 好在太空基地上一伙人有足够的资源,能够生活数个月,不然没有运载器,还是麻烦得很呢! “唉!不知道咱们的枫运二号,什么时候能够试飞?” 郑墨点头,“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了,但要完工,至少要到明年2月份了。” “现在真的是巴不得早些建成,咱们这个运载器,好是好,但两架还是太少了,忙不过来。”邓连叹了口气。 随后又自语道,“听说肯尼亚还在建设国际航天发射中心,咱们的运载器可是不够用呢!” “枫运2号采用的是核聚变发动机,最大有效载重能够达到1000吨,以后无论是送人,还是送物,都会方便很多。”郑墨是非常服气江成的研发能力。 特别是整出来的远征核聚变发动机,那推力,真的是太强大了。 连电磁弹射都不需要了。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枫运一号改。”邓连耸耸肩。 枫运2号是核聚变发动机,那是运送大批量材料的,那个庞大的体型,根本没有办法上电磁弹射平台。 不说能不能弹起来,就是能弹起来,那巨大的自重,会把发射底座给压坏的。 就是承受基座的大山,估计也会被压裂。 “一号改就快了,就是简单的改进,下个月就有一架可以来飞。” “行吧,咱们也别大猪蹄子,枫运2号虽然牛,但咱们的电磁弹射方式也比较成熟和可靠,性价比也不错,最主要是,下个月就能用上。”邓连想了想,还是满意地点头。 就像是航母一样,谁不知道核动力的好? 但这会儿用上电磁弹射后,等不到核动力,常规动力那也还是香的。 第(3/3)页